用汗水和双手把沙漠戈壁变成良田绿洲 用青春和汗水诠释兵团精神 这片土地上,永远不缺故事,永远不少真情
今年90岁的刘聪普是原359旅718团3营7连的战士。上世纪50年代,这支英雄的部队集体转业,刘聪普成为一名一手拿镐,一手拿枪的军垦战士。
来自新华网、光明网的数名记者从北京出发,在一周时间里奔赴兵团一师阿拉尔市、三师图木舒克市、十四师昆玉市,走进团场连队、企业车间、高校和医院
近年来,十一团积极发挥兵团生态卫士职责使命,狠抓生态建设工作,积极打造百里生态治沙工程的示范区,建成沙漠边缘防护林区、道路条田防护林带。
6月28日,四十七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副主任、团委书记夏美玲带领大学生志愿者、团场青年来到四十七团敬老院,开展“老兵服务日”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表演节目,送去关怀和温暖。
她从医二十多年来,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写下了不平凡的光辉业绩。
从沙海老兵到忙碌在兵团各个岗位上的八零后、九零后,我们看到变的是生活条件和历史赋予的时代使命,不变的是执着坚守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这是一片永远不缺故事的土地,每一个义无反顾的兵团人背后都有无数个故事足以让人热泪盈眶。
此次幸福美丽新边疆兵团新风采网络主题采访活动以兵团南疆师团为报道采访点,兵团精神为主线,一路走来,我深深感受到兵团精神犹如沙漠上的胡杨屹立不倒。
新公网安备 65010302000043号